缺血性心脏病的概念:供血不足,心脏缺氧
缺血性心脏病的症状:气喘胸痛,疲劳心悸
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:控制饮食,加强锻炼
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:谨遵医嘱,合理用药
王叔叔,67岁,高血压10年,高胆固醇2年,2型糖尿病2年。曾有过21年吸烟史,平均30支/天。
一天晨起洗漱时,王叔叔出现了头晕胸痛的症状,但持续时间不长。王叔叔认为可能是起床起猛了。
但是第二天午饭因为是叔叔特别爱吃的菜色,结果吃的太饱了,吃完没多久,坐在沙发上就出现了胸痛心悸、大汗、烧心等症状。
于是,王叔叔联系了自己的个案经理,并在注册护士的建议下,由护工陪同前往医院进行诊治。
医生告知王叔叔,这是因饱食引起的心肌梗塞早期症状。再加上多年的吸烟史和疾病史,所以痛感强烈。
在家庭医生及Melbar注册护士和护工的积极治疗和悉心照料下,王叔叔的缺血性心脏病引发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。
但Melbar注册护士还想要提醒各位长者,缺血性心脏病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是很常见的,但是关于诱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因素,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。
下面,就由Melbar注册护士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“饱食”也能成为诱因的缺血性心脏病!
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为心脏供血的动脉之一的冠状动脉所引起的,体内脂肪与细胞结合形成的斑块会聚集在血管壁上。
随着斑块的扩大,就会逐渐阻碍血液的流动,从而剥夺了心脏所需的氧气和营养。
同时,这些斑块很容易突然发生破裂,并迅速地凝结成屏障,从而完全阻碍血液的流动。
当血液完全无法流向心脏时,心脏就会停止运作,这也就是所谓的心肌梗塞。会伴有严重胸痛、不规律心跳等症状。严重者很可能猝死。
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心肌供氧不足引起的,所以多发病在劳动、情绪激动、饱餐或受凉之后。
常见的疼痛部位集中在胸骨后或心前区,还可能引发左臂内侧、肩胛区域、颈部、下额等区域的疼痛。
疼痛形式可能表现为剧烈绞痛、挤压痛、压迫痛等,并常伴有出汗、心悸等症状。
如果发生非急性心肌梗塞,则疼痛大概持续1-10分钟就会有所缓解。
但如果是急性心肌梗塞,发病早期会伴有恶心呕吐、心绞剧痛,且半小时还无法缓解。
同时,还会伴有休克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等症状。
想要不被缺血性心脏病困扰,首先我们要了解,哪些是引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因素:
高血压
糖尿病
高胆固醇
吸烟
家族遗传
过劳
缺乏运动
Melbar澳洲注册护士提醒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:
戒烟限酒:有吸烟习惯的人务必戒烟,限制饮酒量也能够有效降低血压。
控制饮食:减少高油、高盐、高糖的食物摄入,多吃蔬菜瓜果。另外注意不要吃太饱。
适当运动:尽可能保证身体机能的活跃,确保体内血液的正常流动。每天适量运动,如每天步行30分钟等。
控制体重:将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很重要。如果您不知道什么样的范围是正常范围,也可以参考以下网站:
https://www.heartfoundation.org.au/bmi-calculator
缓解压力:管理并控制自己的压力水平也有助于稳定血压,保持身心健康。
关节炎症是需要靠日常调养,才能缺血性心脏病还需要靠健康的生活习惯去预防、去避免。所以上述的预防措施一定要做到。
当然,如果您出现了描述中类似的症状,例如:胸痛心悸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并按照医嘱服药。
如果您已经确诊缺血性心脏病,您需要及时与您的GP沟通,为您提供进一步的治疗计划,例如:药物治疗或手术。
最后,希望各位长者可以在Melbar的陪伴下拥有一个健康、顺遂的晚年生活。